自从2014年房地产市场降温以来,建筑设计市场已转熊市,到2015年已是哀鸿遍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一些小设计公司分分倒闭,大中型设计院也纷纷裁员、降薪,以压缩成本。尤其李总理一句“互联网+”搞得人人紧绷神经,再看见Uber,以为真的看到互联网+建筑设计的模式了,结果虚惊一场。
互联网+传统行业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但目前互联网+建筑设计对现实的改变还没有显现出来,所依托的载体也没有成型的平台。建筑设计是一种脑力劳动的服务行业,每个设计都是一个项目,而不是可以重复生产的产品,因此像淘宝那样直接在线交易“已设计好的设计”是不不可能的。一个建筑项目的投资额轻则几百万,重则几个亿,而且安全责任重,政府监管严,甲乙方需要密切的沟通并建立充分的信任,者导致甲方直接委托个不了解实力的设计方也不现实。
建筑设计行业还是一个低频次的需求,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非常严重。虽然每人每天的活动都离不开场所与建筑,但建筑设计的需求方基本上只有开发商,大企业负责人,基建工程负责人,如果不是圈内人,是不可能知道业内各种规则与门道的。普通家装的情况稍有不同,装修是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一次或者多次的设计,故家装行业暂不在讨论之内。
建筑设计+互联网会有前途吗?
肯定有,因为互联网能解决现有的很多问题。
至少能解决甲乙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筑设计是先签合同后做事,不是现货交易,对信誉和品牌的要求高,如何评价设计方在某类领域的设计水平,如何评价设计方的服务态度与意愿、守信程度、团队实力等,还缺少公开可信的评价媒介与方法。但越是复杂的,重大的经济行为,越需要公开的、可信的信誉系统。
建筑设计行业现有的备案制度,信用处罚制度,评奖体系,因为缺乏互联网化,同时公开程度低,远远不能满足“能力评价”的需要。甲方需要的应是覆盖足够广的、信息真实的设计公司、设计师库,以及设计能力评估平台。设计方需要的应是真实可信的项目信息库,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以及交流平台。
但目前建筑设计行业还没有被广泛认可、用户体验好的平台。建筑设计行业虽然单笔总价高,但需求频次低,互联网资本看不上,导致没有有实力的公司愿意投入进行这种小微垂直领域的互联网建设,进而无法无法打造比较强的平台,提供成熟的服务,也难以保证测评和信息的公正性。设计行业内几个访问率高的网站,生存模式还是依赖广告收入或是培训,离建立起公开透明的能力评价体系、信用评价体系还很遥远。
此外,设计行业对互联网接受度还比较低。虽然按规定大工程都需要公开招投标,但实际上很多设计单位还是利用地域的、人脉的优势,实现了“运作”,实际还是不公平竞争。但无论如何,公开透明的竞争都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服务行业,迟早会有一个公开的、被广泛认可的平台,对设计方既能够积累信用,也能够展示作品,还可以承揽项目;对甲方,不但能正确的评估设计方的水平,找到合适的设计方,还可杜绝内部”跑冒滴漏“的好处费。
前些年房地产热,大家都有钱挣,没有变革的动力。进入2015年,建筑设计市场变为供大于求,很多设计院都没活干,都开始关注并思考互联网对这个行业的影响,估计“互联网建筑设计”的平台也指日可待了。
把互联网思维用在建筑行业很困难,原因如下:
设计是主观的,无论甲方还是乙方,都无法准确评定方案的好与坏。可以类比《我是歌手》,大腕最后的选择就是——我不玩了,最后来的都是些二线三线。因为大众评判只会带来负面价值,而设计师只要被喜爱自己风格的甲方接受就可以了。
公开的设计资源平台会挑战大型设计院的既得利益和权威性,将被排斥在主流之外。类似建筑设计等主观性较强的行业,都存在互联网交易不畅的问题。淘宝万元以上单品的交易占不到交易总数的百万分之一。对于交易额稍大的商品,公众都倾向于线下交易。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室内设计,有名的设计院就那么几家,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展示平台。像建筑设计这种耗资巨大的产业,设计需要依靠的不仅是成功的作品,背后的运作,利益的博弈作用更为重大。
低价仿制的A货方式,无法保证设计劳动的价值。专利对于设计行业(不止是建筑设计行业)没有丝毫保护作用,谁也不会傻到完全抄袭一个作品,但只要进行微小的改动,外观专利就不再能发挥效力。因此欧美国家先进的设计市场反而非常注重设计的保护,模型和图纸都是不提供的,甲方最终也只能拿到pdf版本。并且分阶段付款分阶段提图。
设计服务与淘宝商品重在性价比不同——设计市场是比能力与服务。设计费在整个建筑项目中毕竟是小钱,而动辄上亿的投资使得甲方更为注重设计质量,或者是服务质量。
所以像猪八戒、在库言库这样的网站绝对不会是设计市场的主流方向,但是会成为中低端设计市场的首选。有可能会成为刚毕业学生,和小型设计院很好的展示平台,但成为主流的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