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城市房价飞涨、地王频出正在把楼市去库存这个大背景冲淡。但对于大部分三四线城市来说,积压着的大量库存却是绕不开的结。
在7月30日举行的2016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上,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原主任李铁表示,与城镇化进行结合、完善大城市、特大城市周边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去库存和降房价的重要方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库存积压为56亿平方米。而中心建设证券统计积压为142亿平方米,安信证券统计为98亿平方米,北师大统计为87亿平方米。按2006年到2015年全国房子每年销售10个亿来计算,中信建投证券统计的库存消化可能需要14年。
李铁认为,14年的库存消化期并不是危言耸听。以他调查过的一个城市为例,此城市现在房子积压为480万平方米,最高一年消化30万平方米,这意味着这个城市的库存消化需要16年。
去库存的关键在进行空间调整,即通过完善主城区周边基础设施,使人口向中心城市周边导入。“国外解决住房问题就是在空间上通过城市群、都市间中小城市来解决”。
在李铁看来,最近热炒的北三县与北京之间就是空间调整的范本。北三县房价上涨,但是与北京主城区房价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而这个差距就是中低收入人口非常合理的一个选择。
但中国目前发展的问题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发展滞后,基础设施配置严重滞后,不能有效通过这些周边中小城市来缓解主城区人口压力。
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例,东京周边地铁有2013公里,伦敦周边有3242公里,纽约周边有1632公里,巴黎周边是1883公里。而北京周边有89公里,上海周边有56.4公里,与国外的差距有几十倍。
另外,李铁认为,调整房地产户型结构也是解决当前高库存的一个方法。判断的依据是中低收入人群供房供给不足,根据统计,住房供给90平方米以上的占74.3%,90平方米以下的占25.7%。
高库存和高房价只能通过空间调整,要改变我们的城市格局和布局,要尊重市场规律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才有可能既调整了热点城市的房价问题,又解决区域间各种要素不均等带来的库存积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