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校园毒跑道事件层出不穷。
事件来源于一些学校的不少学生出现了流鼻血、头晕,皮肤过敏等症状,导致大量学生请假缺课。家长们纷纷指出与学校新铺的塑胶跑道有直接原因,因为塑胶跑道的味道很刺鼻,越是在暴晒的天气越加明显。
校园塑胶跑道暴露出质量问题后,学校首先把材料送检。检测的结果是达标,这一结果不禁令人质疑,学校所说的标准是达标的“标”吗?明明用鼻子都能闻到异味,却拿着质检报告声称达标。
为何出现如此明显的环境质量问题,权威部门的检测结果还是合格呢?
有关媒体给出这样的答案:一方面,现有国标在实际操作中更加注重跑道的硬度、弹性等物理性能;另一方面,现在这个行业中可能用到的一些有害物质,恰恰没有被国家标准包括在内,因此不需要检测。所以,才会出现问题跑道符合国家检测标准的现象。
不论严格与否,这项标准针对的是跑道的成品,也就是铺设完毕之后的检验。但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却没有明确的规定。许多问题的出现,恰恰是在施工过程中。塑胶跑道的原材料,本身就需要现场混合后铺设,包括胶水调配的比例、温度、湿度等。
由此可知,国家统一标准的缺失导致跑道中可能出现的有害物质根本没有检测标准,因而无论如何检测都是合格的。国家标准的不完善导致检测部门没有可依据的严格的行业标准,因此跑道原料出现质量问题是必然结果。
那么国家标准的缺失是一方面,监管部门难道也是空壳部门吗?如果层层严格把关也不至于全局失控,造成整个社会的不安吧?
第二大问题就在于监管部门的失职作为。
先来解释为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热衷于铺设塑胶跑道?
越来越多的塑胶跑道走进校园源于这是国家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从初衷来说,铺设塑胶跑道这样的建设行为本意是为了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化,而且相对于其他材质跑道而言,塑胶跑道物理性能好,保证安全还干净美观。
对于更多学校而言,铺设塑胶跑道也是学校硬件设施配置好的一种标志。
在塑胶跑道的建设热潮下,很多企业看到了塑胶跑道的大好市场,便一窝蜂地参与到校园跑道的建设中来。
这种情况下,问题就来了。
首先是招标环节暗藏猫腻。
据业内人士说,“低价竞标”已成为业内潜规则。一些无资质的小施工队为了取得竞标资质便挂靠在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再以企业资质的名义去竞标。中标后,再由施工队自己去进行原材料采购,降低成本。为了获得利润,在铺设跑道中偷工减料、随意搭配原料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再者施工项目的层层转包也是造成原材料不符合标准的因素之一。
由此可知,招标环节潜规则,施工环节层层转包,验收环节流于形式。如果有一个环节能严格把关的话就不会出现全局失控的局面了。
归根到底,还是整个行业链出现了问题,从招标、施工、监管无一透明环节。纷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各得各利益、拿钱走人的姿态实在是丑陋不堪。
解决校园毒跑道事件除了严整监管部门,还要从根上入手,那就是严查小施工队资质挂靠乱象及彻底清除低价招标的行业乱规。尽管国家已经出台取消资质挂靠的相关政策,但挂靠行为仍在暗处不断滋生,监管部门切要履行职责不可大意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