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已经落幕,围绕着饿了么的公关策略又展开了一番讨论,企业或许该高兴了,因为已经转移了一部分注意力。那么大家也在想家装行业的各种猫腻会不会被央视曝光,我想估计不会,油水太少了,上市的家装企业东易日盛去年营收也就23亿元,纯利5%左右。
玩笑归玩笑,不过话说回来,家装企业怎样才能避免“被上榜”?如何建立自己的口碑体验?会出现哪些问题?
家装的好口碑为什么这么难?
传统的口碑营销是指企业通过朋友,亲戚的相互交流将自己的产品信息或者品牌传播开来。
那么家装到底有口碑吗?有调查显示,在用户选择装修公司的主要依据中口碑占据77.68%。而用户对装修公司有无口碑只是比例多少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过程难以控制,变数太多。
一是生来就关注度高
这是由家装消费特征决定的,客单高、周期长,自住型用户满心欢喜抱着对新居的憧憬不上心才怪,花了那么多钱,总得知道进度吧。甚至也有用户一天往返30公里去施工现场看一眼,只为安心。这也体现出用户和装修公司之间的不信任,有的用户还会雇佣第三方监理来监工。如此,在用户的高度关注下,瑕疵和问题也就更容易被发现,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二是一个没做好都可能前功尽弃
装修难就难在是一个全流程的体验,了解、签单、设计、施工、材料、监理等每个大环节里又有很多细节,一个细节没做好都可能影响用户的体验,就算好不容易完成了99%,但那1%就出了问题,用户也很难因为你的辛苦而点赞。就算好说话,不抱怨,但想让转介绍就没戏了,那似是而非的体验意义就不大了。
三是尝试消费成本高
在家装行业用户尝试消费的成本较高,一旦做不好、口碑差也会影响到身边的人,呈现出等比放大效应。因此一定要做好第一批尝试人群的服务,前端签单的细节以及落地服务、售后反馈都要重视。
四是家装行业目前无品牌
家装行业有品牌吗?当然品牌不仅仅是知名度,就算是知名度估计很多用户对装修公司也没太多概念。
品牌是消费者心智中一种价值体系的外化。强势品牌之所以强势,其实就是消费者的认知度和归属感强势。这种认知度和归属感的来源,并不完全来自于产品本身,而是来源于顾客为品牌付出的情感价值。
品牌是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依据,消费者曾在一棵品牌树上摘到一颗甜果子,他就有信心相信另一颗果子也是甜的。一场陌生的电影要不要看,导演、演员就是判断的依据,比如《美人鱼》,周星驰就是判断的依据。放心就是品牌带给消费者最大的利益。
所以你就能理解,苹果手机根本不需要雇个监理,因为大家相信它的品质。传统装修公司几乎没有口碑、品牌可言,他们有的只是一定范围的知名度;而互联网家装公司是个新生儿,还需要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