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援建西安“小汤山”项目是亚厦装饰、幕墙团队联合担纲防疫医院项目建设的一项紧急任务,展现了亚厦专业的项目应急能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更是体现了装饰、幕墙同为亚厦主力军共抗疫情的协作精神。
这次,在项目交付后的空隙,我们得以有机会和亚厦幕墙的二工管项目经理王兵、十三工管生产经理王利峰聊聊抢工的战况。
援建项目:西安“小汤山”医院项目(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
援建任务:近200人3天内完成西安“小汤山”首期隔离病房及公共区域近4000平方米的装饰施工。
王兵:周全缜密不负本心,精益求精不辱使命
王兵在项目现场
早上8点组织工人统一接受体温检测登记,8点30分进场,针对前一天的施工内容查漏补缺,核验施工质量;与总包方沟通当天任务安排,组织项目部召开内部碰头会,分解任务;与公司援建指挥部汇报施工进展,提出需要公司予以解决的诉求;下午时段和总包方一同检查上午的施工情况,而后做文案记录工作,确认当天考勤,办理当天撤场的工人返程证明……
王兵(左一)跟总包负责人商讨抢工工作计划
驻场期间,王兵的每一天都是在这样细碎、繁杂的事务处理中度过。而这些工作往往贯穿全天,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处理。“除了现场进度的总体把控和任务分解落实外,其他的事情我只能抽空做一点,再抽空再做一点。”
作为“小汤山”项目幕墙团队的现场统筹,王兵在抢工的72小时里忙得不可开交。在接到任务赶赴施工现场后,他立即对接总包方详细了解任务范围、确定工期和施工验收标准。随后,又紧急与公司援建指挥部反馈施工所需的工具辅材,安排人员采购,同时与总包方对接建立所有进场人员的健康体检台账。“工期太紧,工人们陆续到位,我们只有一个上午的时间来筹备这些准备工作。”
“援建3天,我们每个人的休息时间加起来不到6个小时。”王兵说,那3天里,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根据现场情况优化管理模式,如何在短时间内保障任务的圆满达成,如何在确保工程的品质水准的同时,还能完美解决工人的善后问题。“要思考的问题太多,脑子一刻也停不下来。”
项目部部分人员合影
由于项目整体工期紧凑、任务繁重,施工现场室内存在水电、精装、通风等大量交叉工作,王兵带领的幕墙团队在完成注胶作业后,因为其他施工单位的频繁误碰,导致密封胶从胶缝溢出,无法确保隔离病房的密封性能,造成了大量的返工修饰工作。“这让我们很头疼,相当于前期的大部分工作都白费了。”
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高度责任感和务实的服务态度,王兵立马与援建指挥部汇报相关情况,并最终决定留守10名工人,在其他单位施工完成撤场后,通宵进行重新打胶修饰,同时每个人负责指定区域的胶缝看守和维护,待密封胶凝固后才将所有工人解散,全力确保医用房间的密封性能。“不管任务有多紧急,我们精益求精的精神不能变。”
为了加快完成施工任务,王兵和工人们不敢浪费一刻时间。由于工地和周边都没有水源,买水要跑到十多公里外,为了不耽误时间,工人们也只好咬牙坚持着。“整个工地最缺的就是水,连自来水也没有,工人们口干的时候看到路边的消防栓都想放点水喝几口,一天下来嘴唇都开裂了好多口子。”
工人现场施工中
王兵说,到了饭点,工人们也总是先完成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后才去吃饭。由于现场有2000多名施工员同时交叉作业,没有多余的地方供工人们坐下来吃饭或休息,大伙儿就采用陕西独有的姿势“吃饭不坐蹲起来”。“每个人都蹲在路边捧着盒饭埋头吃,到手的饭菜已经凉透了,但他们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同样,总包方安排的住宿,工人们也几乎没有去住过。“一来酒店离工地较远,大概有十几公里,来回浪费时间,二来援建任务工期短,所以大家都想坚持干完再回家休息。”
尽管面临很多困难和不便,但王兵在现场看到的却是大伙儿一鼓作气、全力以赴的作战士气。“室外机器轰鸣的声音24小时不停歇,大家虽然疲惫,但也丝毫没有睡意,精神高度集中。”
回想起当时通宵施工的场景,王兵觉得这支临时组建的突击队有着久经沙场的敬业精神。“现场用电需求非常大,晚上会频繁停电,停电时,工人们就会靠在墙角休息一会儿,来电后又迅速投入施工,这种状态,大概就是建设人的使命感吧!”
现场停电时,工人靠墙休息
而这种使命感也在无形中给了王兵很大的鼓舞。“既然踏入战场,我们就要不负本心,做到最好。”为了更合理有序地开展施工,王兵自行包揽了幕墙团队施工区域的管理,同时实时配合总包方进行资料沟通,为团队、总包方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我们是唯一一家在撤场时资料已经全部齐全的单位。”王兵表示,幕墙团队抢工过程安全、顺利,过程资料齐全,各类台账考勤及时对接核实,同时还高效办理工人返程通行证明,为后期商务结算及总包方的善后处理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是王兵对这场疫情以及这次援建项目的最大感受,而他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也是对这句话最直接、最有力的佐证。
王利峰:事无巨细作准备,加码续力为工程
王利峰从陕西宝鸡家中出发去项目现场
2月8日下午2点,王利峰从陕西宝鸡家中出发,驱车100多公里赶往西安“小汤山”项目施工现场。作为此次援建行动最早进场的亚厦管理人员之一,王利峰的赶路过程并不十分顺利。
2月8日上午,王利峰接到了幕墙十三工管公司副总经理薄志彬的紧急电话,委派他支援西安“小汤山”项目,负责施工工具采购、工人防护用具和食宿沟通安排,以及现场施工进度跟踪等相关工作。
由于宝鸡市严格的防疫管控,王利峰的家人对他这次出行感到惴惴不安。“当时疫情形势严峻,又是和这么多人一起施工作业,家里人难免有些担心。”
几个小时后,王利峰带着家人的担忧,出发了。在这之前,他还联系了西安建材城多家五金店,希望在出发前先解决掉这次行动中的重头任务——注胶工具的采购。
“第一批工人有自带3把胶枪,但这远远不够。”王利峰说,由于春节期间很多店面停业,又逢疫情防控时期,对接的大多数五金店都没有办法提供胶枪。最后,他还是在朋友的介绍下,才成功联系到一家可以及时供给充足胶枪的店铺。
为了让工人们在2月9日能顺利开工,王利峰在安排完胶枪采购后,于8日下午就火速启程赶往现场拿货。由于高速出入口防疫管控异常严格,原本两小时的车程,楞是花了5个小时。
“我在高速出口停了将近3个小时,身上带的证件很齐全,但还是被要求由项目总包方负责人来接,才能离开。”王利峰说,在高速上滞留的那3个小时,他也没闲着,除了联系五金店调整拿货时间外,他还将接下来工人们在项目上的吃住、安全防护问题都仔细考虑了遍。
“我和总包方联系过,确认了安全帽、反光衣等装备的供给问题,还有工人们的吃饭、住宿问题。”同时,他还对接公司关于安全帽、反光背心、口罩等物资的补给事宜,为确保现场施工装备、防护用具充足,保障人员的健康安全做好准备。“我们前后有近50名工人施工,这些都要在他们来之前就解决好,给他们妥善的安排。”
首批到达现场的工人
2月8日晚7点多,王利峰到达施工现场后,还与总包方相关负责人碰头开会,就工人的安置细节做进一步落实。直到晚上10点半,才完全落定住宿事项。
亚厦幕墙后勤物资补给当天分批发出
2月9日上午,第一批17名工人正式进场,为B栋隔离病房进行室内注胶。由于总包方任务量大,请求援助,王利峰便安排了8名工人留守注胶,其他人员则支援总包方,协助他们铺设地板。
2月9日下午、10日上午,第二、第三批工人陆续到场,而总包方又从中紧急抽调6名工人担纲后勤卫生保障工作。此时,仅剩20名工人在为原定任务抢工。
“尽管工期紧张,但在有余力、哪怕只有一点力气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希望为总包方分担一部分压力。”王利峰说,这次援建行动不仅仅是亚厦的单项任务,它更是关系到整个疫区医院建设、城市防控的重要工程,“在任何一个能使上劲的环节,亚厦人都将义不容辞。”
第一批17名工人等候进场抢工
西安的夜,非常冷。这是王利峰在工地与工人们同吃、同加班时的直观感受。“通宵是常态,累也是常态,这个时候我们都希望尽一份力,体现自己的价值所在。”王利峰说,在加班加点完工后,看着总包方一间间病房检查,然后一项项勾对合格,他的心也才真正放下了。
王利峰与总包负责人例行验收施工质量
“不善言辞,但踏实肯干”,这是王利峰的同事对他的评价。西安“小汤山”一战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作为一名实实在在的项目人赤诚、实干、有担当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