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非常现代的建筑,一定具有简单的几何形体,就如很多非常现代派的建筑一定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几何形体,像卫宁先生运用三角形的蛛网结构设计的东西一样,它本身一定是简单的几何形体,单一的材料,由于形体非常好了,相当于一个人的身材,他并不需要花里胡哨,只要他的衣服只要穿着纯净一点,就非常有震撼力。
很多现代派建筑,受其他门类的艺术影响非常大,我们现在很多设计师,之所以设计出来的作品不够震撼,关键在于他没有借鉴其他的门类的艺术或者是他并没有他“山之石用”,而是特别强调自我表现。有一次,听到一个西方建筑师说:你们的效果图太棒了,但是为什么我在任何城市没有见过这么棒的建筑。这可以归结为“中国梦”,那么棒是梦,如果变成现实,一定是设计。
我们说一说差异的问题,为什么很多本土设计师在大型工程竞标中,中标的可能性为零。原因就在于我们思维方式不对,我们没有设计。如果拥有像毕加索意向的设计思维,我们也可以在停滞的文艺复兴之后产生一种先锋派的文化思潮。而事实却是,在中国室内设计行业发展了30年之后,设计师应该以怎样的方式立足,未来设计师应该拿出怎么的作品?我觉得绝对不是表现,而是涉足。
毕加索的展览在楼上,楼下是中国美术作品50年的成就展。从楼上走下来的时候,你就发现我们的美术作品恍如隔世,和西方艺术思潮产生非常大的差异。我们还停留在一个讲故事阶段,像连环画一样,每一幅作品基本上是连环画的状态,与空间关系毫不沾边。
为什么西方能产生马蒂斯呢?而我国很多装饰艺术严格意义上讲还不能界定为装饰艺术范畴。
因为我们集团主要做大型公共建筑项目,所以很多艺术家,包括中央美术学院的一些画家有几次和我讲,希望把他的作品融入我的建筑立面中。其实很多艺术家、美院毕业的学生可以讲创作方法和建筑空间巧妙结合。在我主持首都机场t3航站楼项目的时候,特别像把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融入其中,但因为该艺术家思维方式不对,过于注重作品自身而无法与建筑环境结合,最后我只能放弃这种想法。这些作品都是好作品,就是因为艺术家作品讲了一个非常完美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没有结合交响乐的乐章。
我在这里并不是评价作品的好坏,而是在讲一种思维方式,现在画作的作者已经七八十岁了,而现在即将毕业的学生如果还像他一样研究明暗交界线,研究环境色,可能有点落伍了。我觉得你们应该以另外一种思维创作。现在在校很多学生在研究空间,研究作品本身的语言,并且这种思潮依然在设计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种差异你能明显看出来,但是设计思潮是一种很封闭、很传统的或者只是从画报上抄袭的造型、风格方面等,这恰恰制约了你的创作。
可以说,从50年代开始,中国的建筑教育一直在延续俄罗斯的建筑教育,或者说前苏联的美学思想。中国早期的几个建筑,都是苏式风格,尽管梁思成、戴念慈做了很大的尝试,如北京的西郊宾馆,三里河的各部委的办公楼,中式建筑的大屋顶、歇山的形式,这些风格的作品也非常美但都没有被巩固下来。
八九十年代之后产生了很多所谓的新建筑,它们像纸糊的一样,没有建筑感。建筑一定是四维的,正面看一个样,背面还是一个样,四个立面的差距并不大,为什么呢?这就是早期俄罗斯的美学思想,这与西方的一些美学思想又非常大的差异。
这个建筑师所设计的作品极具雕塑感,他早年是一名医生,你看他的很多的建筑感觉像人体的一个骨骼的结构。我们现在很多建筑,可以说老实巴交的建筑太多了,中规中矩的建筑太多了,没有令人家震撼的建筑。传统的东西做得好也可以,关键是传统的东西没有继承下来,新的东西也没有产生。所以说纵观30年来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非常大。这就是为什么国外酒店不让中国人设计,香格里拉集团在中国很多城市设有酒店,但从来不让中国设计师参与创意设计,或许会让中国设计师参与施工节点图等制作。
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可能改变很多事情,所以在座的同学们如果不将思想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未来是没有希望的。千万别以为,自己现在每个月能挣三四千块,五六千块就可以。如果你将钱看得太重,那么你在学术上就不可能有成就,也不可能挣到大钱。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为什么那么多大型的、重大的项目不是本土设计师承接?本土设计师也要想一下,一个规模不大的建筑,自己是否能设计出节奏感?自己是否能想出这样那样的创意?一个好的建筑,建筑空间也会非常好,根本不需要花费多少精力装修。就像广东清蒸鱼,清蒸所需的鱼一定要新鲜,不新鲜的鱼肯定做成红烧鱼或麻辣鱼,但不能清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