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书房是中国文人精神的集大成之所,集中体现着一位学者对文化和人生的思考态度。作为一种“空间的艺术”,书房内部的物象设置、层叠的书本类目乃至排列方式都有着深厚的学问,与书房主人的创作灵感、治学方法及个人性格息息相关,故而书房不仅是物质实体上的,也是心灵建构意义上的。而对于艺术家而言,其书房亦是创作场所,笔墨、色彩、材料、思想在此尽情挥洒,艺间书房,见天地,也鉴人生。
阅读是一个人的终身事业,对于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愉悦生活大有裨益,在读与思中,人们可以获得对世界更丰厚多元的理解。
本系列采访意在通过深度的面对面访谈走进清华美院学人的阅读故事和阅读观、展现师者的精神旨趣、挖掘艺术文化的力量,号召读者用阅读涵养心灵。
本选题得到清华大学2023年校园新媒体工作室支持计划支持。
本期和书房有关的故事,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李象群。
/ 学者档案 /
李象群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原鲁迅美术学院院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雕塑创作和教学工作,代表作有《红星照耀中国》《我们走在大路上》《旗帜》等,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是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1
创作旅程
“个人的角落与开放的橱窗”
傍晚,我们如约来到李象群位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工作室兼书房,是循着音乐声找到的,在进门前,我们停下了脚步,驻足观看他的玻璃橱窗。
这个两平米左右的小空间里面,正摆放着《吴冠中》和《春天的微笑》两件雕塑作品。
李象群十分珍视自己的橱窗,并打算时常更换其中的作品,意在给学生观摩学习,让路过的人们欣赏放松。这是我们遇见的第一处开放空间。
橱窗里的灯距离上一次被点亮已有时日。彼时李象群回到母校鲁迅美术学院担任院长,为其振兴作出贡献。如今,李象群辞去鲁迅美术学院院长职务,回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全职任教,将教学和创作重心再次转移回北京。
目前,书房的收拾工作还在有条不紊地行进,屋内陈设的“人居感”极强,却并非刻意经营,呈现出的景观便打上了使用者本人的烙印:绿植成排摆放,却不种植在人工雕琢的花瓶中,而是在各种型号的饮料瓶里,意在进行回收利用;音响不设在明处,却总有乐音传来;墙壁上是一幅大尺幅、以骷髅为主体的浮世绘装饰画,似与屋内典雅气质有别,却又宕开一笔,增加了空间的丰富程度。
我们注意到茶几上立起的栏杆。这座茶几是李象群曾经的模特台:人体模特在工作时,往往需要静止数小时,容易出现平衡不稳的情况——李象群便着手在台上钻孔,配上栏杆,特制了在失衡时可以抓握的模特台。这个设计的思路与实践巧妙地降低了模特的工作风险,不是难事,却需要用心。
李象群在音乐与绿植环绕的空间内安静地创作草图和小稿,也会偶有学生前来请教,就在工作台旁指导交流。
对李象群而言,位于不同地点、不同尺度的空间,有不同的功能。在798园区,李象群为自己选择了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在尤伦斯艺术中心和百雅轩中间的过渡地带。窗户关上、窗帘拉起,外界的喧闹隐去,便是自己的创作时间;打开大门、接待参观,便是将自己所创造的成果展示回馈的过程。
对于艺术书房的私密与开放,李象群有自己的一番思考:适当的私密是保留创作者的边界感,而开放则是贡献社会的途径之一。他用大学来进行类比:“就像一座大学的图书馆和美术馆,前者面向校内师生,让他们有所发现有所产出;后者面向社会,展示师生教与学的成果,把吸收进来的东西回馈给社会。”从设立一扇橱窗开始,向滋养自己成长的社会不断进行美育回馈——这是李象群持续进行的社会实践。
其实,空间开放的重要性不仅是李象群的个人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声音与整个798艺术园区也曾紧密相连。1999年他来到这里,成为最早一批入驻的艺术家,又在2004年798艺术园区面临拆迁的时刻为了保护园区奔走呼号,最终使得798艺术园区屹立不倒,成为城市的一座文化地标。
798艺术园区工作室
目前他的第三个工作室将在深圳的南山古城落地使用。他常受邀来到这座蓬勃发展的新一线城市中创作与活动,为那里注入人文艺术的活力,并打造了面向普通市民开放的城市公益书屋——“南山书房·象群轩”。无论是学院派的书房,艺术园区里的工作室,还是服务于城市的公益书房,李象群不停泊于创作的舒适区,而是愿意做社会中的贡献者,愿意发出光热,持续服务于社会的文艺需求。书房或向内聚集,或向外打开,书房始终在流动中开放,成为更具包容性的精神归属地。
李象群进行创作
2
书房回溯
“阅读的编年史与真实世界的体验”
李象群就在书架旁回溯起令自己获益颇丰的几段阅读经历,以一种类似“编年史”的递进方式。
阅读最初的滋养来自艺术哲学。基于艺术作品的哲学分析片段往往不长,却十分精到、切中肯綮。例如丹纳的《艺术哲学》,仅涵盖意大利、尼德兰和希腊艺术三个篇章,却讲透了民族性格、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因素与艺术表达的关系,又点明了艺术作品中凝聚的精神带来的影响与启示。类似的艺术哲学书籍使李象群养成了重剖析、讲逻辑的思维习惯——化用到艺术创作中,则是去明晰每个层级的关系:从笔触动作之间的关系,到每一笔触动作与主题表达间的关系,再到主题内涵与时代与人性的关系,达到“每步都能讲清楚背后道理”的境界。
比如目前,他的工作台上是一座大型公共雕塑小稿,展现运动中的人体与精神之美,大的动势已定,细节的肌肉部分仍在修改中。他为我们介绍时,侧重的正是线条背后的逻辑考量:从侧面看去,人物双脚踮起、双臂展平,正在蓄力作出动作,正面看来又是舒展而优美的,“就像在跳圆舞曲一样,仿佛下一刻就能能旋转起来。”
经典画册也对李象群有启发。李象群十分注重始于发端的积淀,落到雕塑这个艺术门类里,就是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两个鼎盛时期的经典作品。唯有从源头开始研究,才可汇集每个艺术门类中大浪淘沙得来的精华,然后在此基础上使自己的作品达到一定厚度,找到自己的未来——这是李象群的经验之谈,也是他为立心纯艺术创作的学生给出的由衷建议,即艺术学习应从经典处开始建立积累,串通源流脉络,再求屹立于时代之林。
而真正开始自己的创作路径时,李象群又皈心于中国的石窟艺术与民族艺术,并力求从中国的时代叙事中追寻更有见地的形式语言。《红星照耀中国》来自于斯诺同名文学作品的感召——“斯诺的笔调是将毛泽东写成真实的人,而真实的人做伟大的事业,这深深打动了我,于是有一种力量驱使着我去表现这种状态”。其后完成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也来自于这股力量,最终呈现出令作者感动、也令观众感动的视觉效果。
《红星照耀中国》李象群 17.5x16.5x41cm 铸铜 2005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113*100*65cm 2012年 白铜
此外,李象群还特别提到了自己与作家巴金的缘分。在巴金先生的暮年时期,李象群曾为他用石膏翻制手模,置于中国现代文学馆入口处的把手上,寓意“扶着巴金先生的手走入现代文学”。借此契机与巴金进行的交流,是他至今仍然珍视的回忆片段——二人年龄殊异,却因为文艺方面的见解而产生共鸣,“文学作品是建立形象,我的雕塑创作也总是建立形象,媒介不同,但我们的宗旨都在于如何通过自己的创作使形象更真实且具有意义”。再回看李象群的人物雕塑创作,真好似在用油泥去撰写一本小说,像一段场景中的切片,只过滤出某个形象在观众眼前,其神韵却足够他们想象整个场景,有时筹谋远虑,有时忧思尚难解,有时尘埃落定、终得一夜好眠…
巴金手模图
李象群强调,这样的感动并非全然来自书本中,与之同等重要的是真实世界的体验。一方面,作为阅读的主体,“大家都在书里面寻找自我”,即已经为自己所珍视的部分;另一方面,从书本中获得的感知和经验需要来到真实世界进行“校准”与“再填充”,“不断地根据现实情况充实自己的认知,有助于创作从概念化走向生动化”。因此,李象群常常建议陷入创作瓶颈期的同学们“出走”——“到大街上溜达、到公园散步,去远方旅行”,创作灵感有时就蕴藏在生活体验中。在这个意义上,世界即书屋,现实生活即是一本本等待打开的书目,重要的是生活在其中的个体能否能以“阅读”的心态去感知和汲取其中的养分。
这就是李象群的阅读旅程:溯洄经典文本,汲取来自不同时代地域的精华,再以真实体验和自己的艺术宗旨为标准去检验概念,而后落子无悔,成就下一轮经典之“形象”。
3
南山之约
“数字的智慧与文艺的共享”
2022年12月,“南山书房·象群轩”建成,书房面积520㎡,馆内藏书约10000册,定位于打造以雕塑艺术为主题的特色书房。
“南山书房·象群轩”是一间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书屋,在同沙路的一片住宅街区里低调地开放着。绿意掩映着木制的门楹,进入后别有洞天:多种阅读区与阅读席位、研讨间和冥想室构成了整个多元而个性的空间。
南山书房外景
这是李象群主理的城市书屋。书屋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他的志趣也贯穿始终:一方面,这里的艺术门类书籍大都为李象群所推荐的,如西方经典艺术哲学、雕塑画册及中国的石窟艺术都;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元四家》《永恒的运转》等收藏在此,书架上还有部分小稿作为装点。
南山书房中的雕塑《元四家》
更为重要的是,这里包含了李象群的工作特点,使得来到这里的读者朋友们仿若有他为伴:他喜欢在工作时听音乐,这里也放上了极安静柔和的轻音乐,以达到舒缓心灵的目的;除了独自阅读或创作,他也常希望与周围人交流来检验自己的认知或收获新的启发,因此象群轩特地设立用来交流讨论的空间,用来举办小型的演讲与座谈——“有时我们只是有模糊的感觉,需要他人的追问来不断深化,我希望大家也能在南山书房里找到分享的空间,提出自己的选题或观点,然后交给听众来提问”——到了这一步,来到公共书房来进行学习的意义更加明晰起来。
除此之外,李象群十分认可南山书房的智能和惠民特点。目前,南山书房采用线上预约制,提前三天开放线上窗口供深圳市民预约,读者如期到来后即可依照座位号就坐,秩序井然,甚至无需人力管理。同时,书房环境良好,却不收取任何费用——络绎不绝的读者佐证了这种惠民模式的好处。李象群自己也在南山书房体验了读者生活,当时书房安静优美的环境令他十分感动,“其实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资源与各自的能量,大家都去尊重爱护这个空间和共同使用这个空间的其他人时,整个氛围就是正向的”,因此他也认为自己日后仍会关注或参与此类“智能公共书房+名人主题”的模式,贡献自己的智慧与能量。
也正是此番经验,让李象群对于现代市民的阅读学习生活有了一些认知上的转变。南山书房开张营业后,预约前往的人数与日俱增,甚至需要排队等待,“从前听到一些言论表示大家现在的阅读学习热情有所下降,但就我的感知和体验而言,如果有这样的环境配备,大家的热情反而是呈上升趋势的”。并且,在接收信息方式多样化的今天,李象群也鼓励读者们采取丰富的学习途径,“纸媒资源经典深入,网络资源则包罗万象,在个人空间里学习创作是自由的,来到线下的公共环境可能会跟更多人碰撞出火花,关键是学习者需要调用资源为自己所用”。当书房向世界敞开,书房中的爱与美、知识与创造就会以世界为单位进行流动。
开放与包容是其书房的关键词,也是李象群一以贯之的处事态度,他喜欢以书房为原点,向外探索和奉献。而待到我们的一番询问结束后,便轮到他来发问了——比如,橱窗如何调整,养护绿植有何技巧,市面上推荐使用的颜料等等,可以期待的是,他将带着新的经验继续去生活与创造,做一件新的作品,开一间新的共享书房。
策划|朱滢
采访 撰稿|李一诺
拍摄|宋思诺 宋涵超 王爱蕾
剪辑|陈嘉彦
图文编辑 | 罗雪辉 牛彤彤 汪茗
审核 |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