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红梅:医疗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和神圣使命感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网 时间:2015-04-07 13:25:36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2010年,徐州市中心医院内科医技楼、徐州市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徐州市人民医院新院三个设计项目同时招标。令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经过激烈竞争,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三所一举全部拿下,所长姚红梅就是这3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这无疑是姚红梅建筑设计生涯中值得书写的一笔。
姚红梅198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1996年获得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随后进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设计项目涵盖办公建筑、居住建筑、科教文化建筑、医疗建筑等多种类型。
作为一名建筑师,姚红梅认为做好医疗建筑除了具有良好的专业功底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外,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
“医疗建筑是与生命直接相关的,只有心怀神圣使命感,才能真正投入全部热情和精力追求完美。”
她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治病救人,我们也参与其中
医疗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融规划学、建筑学、医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环境科学、工程学、美学、医疗技术设备等学科知识于一体。对此,姚红梅深有感触:“相对其他建筑的设计师,医疗建筑设计师的成才之路要漫长一些,而且要不断地学习,特别要有神圣的使命感。”
谈到医疗建筑的设计思路,姚红梅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先谈了建筑设计师应有的心态:“医院是治病救人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建筑设计师也是参与其中的。例如,我们常说‘时间就是生命’,这在医疗建筑中体现得最真切。医院救护患者过程中,可能早一秒就是生,晚一秒就是死。而医院的流线设计是建筑师可以掌控的,可以做好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帮助患者争取抢救时间。因此,医疗建筑流线设计中必须追求便捷、高效、合理。而其他类型建筑可能就没有这么强烈的要求。”
姚红梅认为,有了这份做医疗建筑的神圣使命感,才能在设计过程中不断追求建筑功能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达到既“好用”,又充满人性化,还具有医疗建筑特有的美感。她说:“‘好用’是一个基本的设计思路,但在‘好用’的同时还要体现建筑的人性化关怀。”
流线设计,首先要胸有成竹
相对于其他公共建筑,姚红梅认为医疗建筑设计在对建筑公共空间、建筑室内外环境的追求上差别不大,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医院对各使用区域流量的控制、对各医疗流程的把握和对医院环境中各种流线的安排。因此,在医疗建筑设计中,流量、流程、流线设计是最能体现建筑设计师价值的部分,也是最需要使命感的地方。她以流线设计为例,认为至少要做好4个方面的准备。
首先要有整体思路。“就是要做到胸有成竹。” 在设计中,空间由平面、立面共同作用而形成,再加上医院纷繁复杂的流线要求,设计师对此要有宏观的了解、整体的思路,这样做流线设计时才能很通顺,否则,很容易顾此失彼。
其次要有基本理念。对人而言,要贯穿医患分流的基本理念。特别是病患人群,要区分传染和非传染人流,而且产科、儿科等特殊易感人群也应有独立的人流流线。对物而言,要处处体现洁污分流的基本理念。洁净的医疗用品、被服、车辆和非洁净的医疗垃圾、生活垃圾、车辆等要严格划分存储空间和运输空间,
再次要有很强的空间组合能力。医疗建筑要做到高效运转、紧凑,还要做到室内外环境宜人、室内空气量足够,尽量运用自然通风采光。同时,各种需求的人和各种用途的车混合在医院内外空间中,各个科室的不同需求都要满足,这就需要有很强的空间组合能力。
最后要有宽泛的医疗知识。设计师要清晰地了解各种医疗设备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基本特性。姚红梅告诉记者,她在刚涉入医疗建筑领域时,曾看了大量的医疗相关的书籍,并做了大量笔记,对仪器设备的特点烂熟于心。例如在设计核磁共振设备的空间时,就要考虑振动和电磁场会影响核磁共振的图像质量,所以要尽量避免与电动机房、泵房、空调压缩机房等相邻,同时要与通行汽车的车道、电梯以及其他核磁共振设备的空间有一定距离。“现在医疗技术发展非常快,不努力学习,设计师很快就会跟不上发展潮流。”
人性关怀,将更注重环境优化
姚红梅很认同著名医院建筑专家黄锡璆曾说过的话:“在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背景条件下,人们对医疗设施的要求与从前有很大的不同,医疗设施品质的改善和提高,不仅停留在医疗功能的完善方面,其内涵已扩展到人们对医疗环境品质的追求。”
姚红梅认为,医院未来的发展就是更关注人的精神关怀。反映在医疗建筑设计中,就是更注重医疗环境的优化。这也是她多次出国考察对比国内外医疗建筑感想最深的地方。“德国有一家医院,其医疗街的设计中有鲜花店、书店等,甚至有教堂,对人精神层面的需求关怀非常多。台湾一家医院的地下一层是小吃一条街,而我们更多的设在医院周边,并没有纳入到整体规划中。虽然情况不同,但在人性化设计方面,国外和台湾地区的很多医院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上一篇:张万桑: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 让医院建筑拥有文化身份
下一篇:许海涛:医疗建筑设计要紧跟时代步伐